2015年5月8日國務院印發了《中國制造2025》(國發〔2015〕28號),明確指出“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2015年12月,工信部和國標委共同印發了《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并于2018年、2021年分別對“建設指南”進行了修訂。智能制造是落實我國制造強國戰略的重要舉措,加快推進智能制造,是加速我國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推動制造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著力點,對重塑我國制造業競爭新優勢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隨著涂料行業的安全、環保與職業健康的壓力日益增加,同時為了提升生產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建設智能工廠,實現數字化轉型,已成為行業頭部企業的共識。在涂料生產過程中使用自動化、智能化生產設備,在投料、生產、包裝及柔性設計環節,根據配方要求,做好投料準備后,經過粉體輸送系統、液體存儲分配系統、小料配料系統,將原料根據配方實現精細化投料;在生產過程中利用先進的管道自動化控制生產的工藝;待生產流程結束后,進入全自動包裝線進行包裝。自動化生產設備還具備柔性設計功能,可進行多樣少量生產。
為加速推進涂料制造業轉型升級,充分利用智能化技術手段提升行業智能化制造與管理水平,提升行業的創新能力和競爭力、提升產品質量,促進涂料企業安全、高效、綠色的高質量發展,促進技術發展與創新,實現行業安全生產、節能減排降耗與碳中和,制定涂料制造業智能工廠建設基礎性通用要求與評價的相關標準勢在必行。
在此行業轉型升級的背景和要求下,中國涂料工業協會牽頭編制了團體標準《涂料行業智能工廠通用要求》以及《涂料行業智能工廠評價方法》,標準由珠海市長陸工業自動控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負責起草,立邦、PPG、嘉寶莉、黃山華佳、福建升大、慧瑞環保涂料等涂料生產企業以及暨南大學、西門子、廣東政和、珠海百川等高校及智能工廠設計與自動化控制企業共同參與了標準的編制。
2022年1月20日,中國涂料工業協會組織了《涂料行業智能工廠通用要求》、《涂料行業智能工廠評價方法》兩項標準的(線上)專家評審會。評審組由華南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劉桂雄擔任組長,廣東省機械研究所副總工程師兼所長助理、教授級高工賴建康,廣東省智能制造研究所所長兼華南智能機器人創新研究院院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程韜波,北京師范大學(珠海校區)及北師港浸大(UIC)雙聘教授、博士生導師王田,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數理與土木工程學院副院長、教授游泳,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標準處處長楊建海,石化盈科信息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信息技術研究院主任劉東慶,主任秘書長劉斕冰等國內智能制造及標準化的知名專家作為評審專家出席了本次會議。珠海市長陸工業自動控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教授級高工項進解代表編制組匯報了標準送審稿、編制說明以及征求意見匯總情況。經過專家質詢、討論,并提出了進一步修改完善的意見和建議。評審組認為該標準具有適用性與先進性,一致通過了兩項團體標準的審查。
會后標準編制單位將根據專家意見對標準送審稿進行修改,并計劃于2022年春節后對標準進行發布。在國家大力發展智能制造的政策推動的大背景下,制定規范的涂料行業智能工廠標準,將會積極引導涂料行業智能工廠建設沿著合理、高效的方向發展,本標準的制定也將為涂料企業智能工廠的建設與智能化升級改造提供指導,對解決當前涂料行業新常態問題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對涂料行業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